朋友圈 = 百分之几的你?
不标准答案
VOL.2
2012年,微信4.0版本携“朋友圈”与2亿用户见面。十年过去,“发朋友圈”成为人们日常“分享自我”的一种习惯。
但同时被包裹于其中的一个显著现象是——越来越多人设置了“仅3天可见”。而哪怕是那些未作任何设置的人,也普遍表示:“和过去比,我不会随随便便就发一条朋友圈。”这句话背后包含很多种具体的“谨慎对待”:
“发朋友圈的照片、文案都会精雕细琢、反复评估”
“会刻意控制发朋友圈的频率,不能太频繁也不能完全沉寂”
“不会轻易转发文章或发表观点,担心和圈里的人意见不合”
“有时候会提前设想,这条内容发出来会收到多少点赞和评论”
“如果有些朋友圈发出去发了个寂寞,下次就不会再发类似的”
总之,种种迹象叠加在一起似乎反映了一个隐秘的心理:人们不再愿意,或者说不再百分百地通过朋友圈去展露“真实的”自己了。
与最初那件简单、便捷又随心所欲的社交小事相比,如今“发朋友圈”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时时刻刻需要费心“经营”的大工程。
「不标准答案」第2期,我们和他们聊了聊 “朋友圈的你,是真我的百分之几?”
“众所周知,尴尬症晚期是没法发朋友圈的”
——mm,女,28岁,行业研究员
我朋友圈几乎没什么内容,上一次是2年前分享了一篇公众号科普文。虽然发出来的都出于自己真实的需求和动机,但要是非得算是真我的百分之几,也就体现了1%吧。
因为我是个天生容易尴尬的人。小时候被当众表扬会尴尬,中学互相写同学录收到“真切祝福”会尴尬,长大了被“忽然认真地表白”会尴尬,刷到朋友圈有人发深情文字也会尴尬。虽然我其实挺开朗挺好相处的,但因为害怕尴尬总是“不敢”表达,会刻意压抑内心的真实想法。哪怕是和亲密的人,我似乎也很难进行特别深入的情感交流,很多话我既接不住也说不出口。
后来有位心理咨询师告诉我,当一个人“感到被评估或被暴露”,就容易感到“尴尬或羞耻”。要想告别这种情绪最重要的是慢慢做到“接纳自己、肯定自己”,我还在努力练习中。
“朋友圈里只有拼命完成工作KPI的我,但那也差不多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是本名,男,29岁,银行职员
现在的微信对我来讲,与其说是社交软件,不如说是办公软件。因为工作关系,通讯录中客户的数量占比高达70%(就这么努力)。
所以我每天的朋友圈,都是背了工作指标针对这些客户营业的,有时候赶上政策热点或者新产品上线,一天能连发好几条,你可以理解为“无微不至”的私域营销哈哈。而且行里有规定,不准发行外链接;为了保持自己的职业形象和素养,微信名、微信头像、我都用的是真名、真人,不会轻易更换。唯一能满足一下自己喜好的,也就换换个性签名和朋友圈封面,算是一种对工作入侵的卑微“抵抗”。
跟以前晒吃喝玩乐还爱话唠比,现在的朋友圈的确从另一个维度浓缩了我生活的真相,那就是真“社畜”没跑了。
“发朋友圈越来越克制,也许是一种成熟的自我保护”
——soya,女,34岁,销售
我的朋友圈未设置任何分组或限时可见,但如果从2012年第一条翻下来,变化还挺大的。最明显的就是频率大幅下降,从以前每天都发到现在一个月或几个月一条。其次是照片越来越少,特别是自拍。现在看以前的自拍,总觉得又丑又傻,配文也是很幼稚、非主流,不忍直视。
我认为造成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微信加太多人,会让你下意识地考虑到,某些内容发出去是否过分地透露了信息。另外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认知、审美等等都有所改变,不会像年轻时那么“冲动地”表达,而是更希望分享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输出”。
说白了,就是成年人都更懂得在互联网上“伪装和修饰”自己了。但今天,当网络空间变得更加公共化,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实时地调整呈现“真我”的比例,我觉得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无可厚非。
“想把理想中的自己给别人看,这是我的朋友圈‘包袱’”
——season,女,26岁,品牌
我平时特别喜欢拍照,属于在家闲来无事撸个妆也能出个ootd拍上大半天的类型。当然,选照片、p图的技术也练得炉火纯青。坦白讲,把“好看”的自己发到朋友圈收到很多点赞,不仅带给我很大乐趣,更多的是自信心和满足感。
尽管现实中的我跟朋友圈里长得“不太一样”。但我就是那种无法摆脱“外形包袱”的人,很难接受不加滤镜、不修图的自己被别人“凝视”。其实这种“包袱”也源自我理想中希望自己成为那个样子。除了外貌,观点、爱好、性格甚至面对世界的态度等等,我都想通过朋友圈,去塑造一个比现实中的自己更加“完美一点”的状态,所以对于转发、在看文章和视频号,我也会有意无意地照着这个“人设”靠拢。
你可能会说,这是虚荣、是自欺欺人,但允许我先暂时活在朋友圈里吧,全当是对“真我”的补充和鞭策了——毕竟我每天都在积极健身和护肤,希望离那个“完美的票圈自己”,再更近一点。
“发朋友圈就好比在角色扮演,精细化分组等于预设了不同的观众”
——zon,男,22岁,研究生在读
印象中,几年前就有“朋友圈人设”这个说法,我当时还帮朋友研究过她暗恋对象的朋友圈,来试图判断对方是个怎样的人。但其实这并不靠谱,就我个人的经验,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通过“角色扮演”来塑造自己的多面形象,精细化的分组(标签)管理,就同等于给自己预设了不同类型的观众。
比如发生了闪爱闪分、约上“狐朋狗友”们去蹦迪、或者凌晨骑行到海边……但为了维持在长辈心目中的“乖宝宝”人设,他们只能看到我泡图书馆的朋友圈;我还经常容易深夜emo,但会刻意屏蔽那些平时只聊八卦娱乐的朋友;没有见过面的网友,我会时不时发点跟他们聊天中涉及到的梗,以保持互动……这些都算“真我”的一部分,不过是面向了不同的“观众”。
朋友圈角色扮演的好处是,免去了许多被“干扰”的麻烦,坏处是久而久之,你会感到深深的孤独和分裂。
“朋友圈里的‘幸福’太卷了,容易让人迷失‘真我’”
——开一瓶可乐,男,31岁,自由职业
我有两个微信号,大号用来工作,小号用来生活。前者好友近3000,后者好友不过10。关于朋友圈,小号的我是个话唠、玻璃心、暴怒狂……大号么,几个月发条无关痛痒的东西,刷个存在感。
为啥会这样呢?我真的总结过:第一,朋友圈一旦跟你没那么熟悉的人越来越多,你就容易“表演”,你发的东西和你希望展现给别人的形象保持一致,于是有了“人设”。第二,一旦开始“表演”,就容易引起攀比幸福生活的“内卷”。今天有人晒旅行,明天有人晒股票,后天有人晒美食,毕竟人人都有报喜不报忧、想向全世界证明自己活得很好的“要强”心理。
对此我表示很警惕。因为当人们都“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沉浸在正能量的泡沫里,是很难接近真实的自我的,最后你反倒容易活成一座“孤岛”。
“我的朋友圈什么都晒,年过半百没有顾虑没有遮掩”
——玲,女,55岁,事业单位退休
作为六零后,我在接近退休的时候用上了智能手机,从头学习在手机上用微信跟人聊天、看新闻、拍照片、录视频发视频。记得发朋友圈还是小辈们演示了很多次,我才学会的,因为周围的同龄人好多都会玩了,我也不想落伍。
没想到我有一天,也能体会到年轻人每天“抱着”手机上网的快乐。我现在很喜欢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幸福的退休生活,比如拍一拍刚会走路的大孙子、养在自家阳台上的花花草草、和老姐妹搓麻将跳广场舞、跟老伴在家包饺子出去自驾游,有时候赶赶时髦也学着秀一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什么我都晒,没有顾虑、没有遮掩,一帮老同事、老同学都给我点赞。
到我们这个年纪,年过半百、有退休金拿,看着下一代成家生子、生活美满,我真觉得享福,现在只要保持健康、过得开心快乐,不给孩子们增添负担,就是最大的安心!我有时候还会时不时翻翻自己的朋友圈,就像过去翻老相册一样,看看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宝贵的回忆。
关于“朋友圈与真我的关系”这件事,这些朋友还有一些观点:
@向暖
你看的就是我想让你看到的(分组可见)。
@乐活派
朋友圈的我是真我的百分百,但真我在朋友圈里只表现了365分之一。
@🍑
我的朋友圈里面每个分组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我,但这每一面都是不同但100%真实的我啊。
@#87CEFA
自己觉得舒服就行,想怎么发就怎么发,他们爱看不看。这是我的舒适圈,不存在束缚。
社交网络发展到今天,每个人都在其中探索一条能“存放”和“表达”自我的安全空间,但虚拟的空间往往也给了我们许多构建“虚拟自我”的可能,而让我们在无形之中,逐渐远离乃至丧失了更好地观察、记录和拥抱“真我”的勇气。
也许通过朋友圈的来来回回,我们能重新审视自己与社交网络的关系,积极寻找通过使用社交网络来不断打开和认识真实自己的方式,从而能与更多的人、与更精彩的外部世界建立起健康、深度与信任的连接。
到此为止,朋友圈究竟应该反映多少“真我”?
我们依然没有标准答案。
不标准答案 VOL.3
Nonstandard Answers
via WechatMoments
“
加个微信好友很简单
但为什么成为“真的好友”很难?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如果你有更多体会和故事,可以后台发送简要描述,并留下联系方式。
参与机制:
任何人都可以提问
因为困惑没有保质期限
任何人都可以回答
因为经验没有年龄标准
提问。
「不标准答案」的树洞在此,识别小程序码,填写你需要解答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也可以)
讨论。
每一期文章结尾,会公布下一次我们将讨论的问题。欢迎随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分享。
如果对当期提问,你有更多体会和故事,可以后台发送简要描述,并留下联系方式,让我们花点时间多聊一会。
Photo Credit
1) Photo by Dan Gold on Unsplash
2) 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from Pexels
3) Photo by rihaij from Pixabay
4) Photo by Daria Shevtsova from Pexels
5) Photo by Schäferle from Pixabay
6) Photo by Anete Lusina from Pexels
7) Photo by Andrew Moca on Unsplash